心相约,梦闪耀。10月22日,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开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大莲花”温情上演。作为参演人数第二的单位,我校共有392名青年学生参与了仪式和文艺演出共5个环节的表演,17名教师参与领队任务,共同为呈现一场蕴含“阳光、和谐、自强、共享”精神的开幕盛会贡献了师大力量。
在此次精彩亮相亚残运会开幕式的392名学生演员中,有291名曾在9月23日登上过亚运会开幕式的舞台。演出结束后,他们经过短短几天休整,便再次投入到了亚残运会近一个月的紧张排练当中,实现了从亚运会到亚残运会的“华丽转身”。“能在亚运会、亚残运会开闭幕式4场大型演出中参加两场,对我们而言是最大的光荣,”反重力节目组演员、来自体育学院体育教育(师范)2022级本科生汪佳豪笑言,“从‘浪花车’到‘月桂车’,一切都是‘熟悉的味道’。和其他同学相比,我们早已是对排练、试装、佩戴FM等‘演员必备’滚瓜烂熟的‘老演员’了。”
我校28名学生驾驶“月桂车”登场
“反重力”节目组(38人)
节目领队:万燕,林陈红
同样在亚残运会开幕式舞台上再次登场的,还有在亚运舞台上屡获“点赞”的运动员入场仪式标兵“小黄人”。此次,他们依旧跟随朗朗上口的入场曲《我们的亚细亚》,用40多分钟的热情舞蹈,向世界发出了“桂花开了,来杭州吧“的盛情邀约。194名学生标兵中,有4个“特殊”的身影,新学期开学后,她们都步入了毕业年级。“我们一边参加排练,一边忙着准备毕业论文,同时还在抓紧时间备考研究生初试,恨不得把一分钟时间掰成两瓣用。”来自钱江学院动画专业2020级本科生段紫轩感慨,“我们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彩排代表的不只是个人,更是确保实现‘两个亚运、同样精彩’的师大担当。”
经历过亚运会开幕式的高强度训练,标兵姑娘们身上都多多少少都有了伤病,但她们的热情和坚持却从9月23日延续到了10月22日,“100多天的排演工作中,给我带来最多感动的是学生,十八九岁的年龄,面对困难也会在群里抱怨,但一边抱怨一边咬牙坚持,真实而可爱。”该节目领队、基础部教师吴复爱动情地说。
“标兵”节目组(196人)
节目领队:张昌羽、应金飞、毛卓尔、王洪涛、邵哲文、
乔文琦、阳晓娟、王越、吴复爱
作为学校奉献亚运的学生“标兵”,手语舞蹈节目组演员、来自音乐学院舞蹈学专业2022级本科生张韵菡和同班级的大部分同学,已经接连参加了亚运会志愿者主题曲、火炬传递宣传片拍摄,以及亚运圣火采集仪式、亚运会开幕式、亚残运会开幕式的演出。此次,他们在“国旗入场、升国旗奏唱国歌、主题歌”三个环节,与残疾人演员共同组成手语方阵,以“无声的合唱”唱出了对祖国的热爱。“手语舞蹈对我们舞蹈专业的同学而言也是第一次接触,即便看起来每个动作都不算复杂,但连起来做动作还是不容易的。排练之余,我们随时随地都在练习,希望能把每个动作做到最精准。”谈及咬牙坚持的动力,她说,“正如郭书记在慰问亚运采火仪式演职师生时告诉我们的,我们生逢盛世,又幸逢盛会,有机会为杭州亚运会的精彩举办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是一次精彩的人生历练,更是一生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都希望能在亚运舞台上留下师大青年最好的模样!”
来自同一个节目组、经亨颐教育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伊丽努尔·依马木,是唯一一名同时参加亚运会和亚残运会演出的新疆学生,“现在整齐划一的手语国歌动作于我而言是那么的震撼人心,我为祖国而感到骄傲!”她激动地说,“作为一名新疆学生,也是一名师范生,我相信这两次难忘的演出经历将会成为我以后回乡建设的动力,我一定会把这份力量传达给身边的新疆同学和家乡的孩子们。”
我校61名学生用手语“唱”国歌
“手语舞蹈”节目组(61人)
节目领队:韩秉峻,张静
作为学校唯一一个没有参与过亚运会开幕式演出的节目团队,主题歌节目领队组长,阿里巴巴商学院辅导员马秋凤“新手上路”,也曾对未知的排练工作焦虑不安。“相比于其他节目组,我们的学生演员和领队老师都是新手,但是我们全员却能以最快的速度投入高效训练,这离不开学校的细致周到的保障与支持。”谈到过去的一个月排练,她用了“曲折”两个字,“从最初的‘印章’,到后来的‘灯带盒子’,再到‘花团移动’,最后到‘主题歌’,节目四度更名,排演任务不断变化,但99名同学始终以热忱的态度在拥抱变化,这背后也是所有演员参与亚运、奉献亚运的初心。”
在全场唱响主题歌的环节,反重力车节目组10名备用演员也一同登场,全体演员以一曲《我的深情为你守候》共同展现了“残健融合、携手同行”的动人力量。
我校170名学生参与主题歌表演
“主题歌”节目组(99人)
节目领队:马秋凤,苏润原,郭志亮
亚残运会开幕式我校领队教师合影
值得一提的是,除组织学生演员参与排演工作外,学校作为亚残运会开幕式1:1合排场地保障单位,还在9月底开始的外场合排工作中,协调下沙校区14块场地与餐饮、医疗、安保等配套服务,为2500余名校内外演职人员提供了近半个月的排练保障,细致、周到的服务赢得亚组委、导演团队和演职人员一致好评。
下沙校区1:1合排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