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院团委

丹史青传之医学部专场

来源 : 杭州师范大学团委     作者 : 医学院团委     时间 : 2021-04-06

红色历史,青年传承。为了更好的学习四史,3月22日晚,医学部团委特邀请了公共管理学院“启浪”学生宣讲团进行四史宣讲。宣讲团成员赵书妍在重温长征故事的基础上,结合当代浙江实践,阐释长征精神在浙江实践中的存在、拓展与延伸。

党史1

赵书妍首先通过四渡赤水这个故事展现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长征精神。四渡赤水是红军长征史上以少胜多,变被动为主动的光辉战例,蕴含着不可磨灭的长征之魂:处实效攻、注重实际;把握优势、补齐短板;不畏艰险、拼命而为。正是这种的长征之魂,使得中国的革命在绝境中逢生,在重挫中崛起,在迷雾中拨云见日,在奋勇中奔向终点。

党史2

随后赵书妍通过使命观与实践观入分析了长征精神是如何给予新时代丰富的滋养,推动浙江不断前进。赵书妍同学讲到,新时代的浙江人把使命勇担在肩,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向前发展。


党史3


最后,医学部“秉持长征精神,赋能浙江实践”党史宣讲会在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知其所来,方能识其所往、明其将往。本次党史令医学部成员更好的领悟了长征精神的内涵,党史宣讲会圆满落幕。

同学感想


秉持长征精神,赋能浙江实践。浙江人的智慧,体现在对两山理论的贯彻落实,浙江对环境的重视,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经济理念,不断创新发展,探索新时代下的绿色经济、数字经济,引领时代潮流,争做改革先锋,这些无不体现了新时代下的长征智慧、长征信念。作为新时代的侪辈青年,应该刻苦努力,坚定理想信念,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秉持新时代下的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裴彬 20级护理团总支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经共产国际同意,中共中央、中革军委率中央红军主力8.6万余人,踏上战略转移的漫漫征程,开始了长征,才有了长征精神。而最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敌后抗日武装力量的不断发展,取得了辉煌战果,与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不断退让的所作所为及其恶劣后果,形成了鲜明对比。回望来时路,启航新征程。我们要不断弘扬长征精神、发扬艰苦奋斗的传统,要正确深入学习并铭记党史,在新时代不迷失方向。

——林笑含 医学部科技文化中心


历史照亮未来,长征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共产党顽强不屈的精神和卓越的长远见解,也给当今遇到挑战的我们树立了金榜样。

就好比这次新冠大疫,无数先进之辈为早日控制疫情不顾个人安危奔赴武汉,这何尝不是一种长征精神的写照。又好比浙江近年为重返绿水青山而放弃眼前金山银山所做的一系列措施,也是站在长远的角度为了步入健康发展而进行的长征。长征精神另我们鼓舞,我们要继续沿着这条红色之路坚定前行。

——郑星怡 医学部全媒体中心

长征精神是治愈当代青年怕吃苦的良药。那时的青年翻雪山,过大河,越沼泽,扛过无数病痛,领受千万蛇叔虫害,只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己的理想。当代青年人的担当和使命我们应时时刻刻扛在肩上,因为这不仅是一份责任,更是中华民族的光明未来。俗话说,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我们身上背着未来,立德立言,无问东西。

——王瑞雪  医学部学生会

长征精神,是不畏艰难,不怕困苦,不怕牺牲的革命主义精神。毛泽东同志创作的诗篇《忆秦娥•娄山关》下的,是二渡赤水攻克娄山关的刚毅勇气,是三渡赤水否定占领金沙转攻周浑元部的机敏灵活,是遵义会议彰显的红色革命信念与使命。

新时代背景下,“长征精神”依旧贯彻我们的社会生活:新时代下阿里巴巴、杭州CBD的创新,新冠疫情在全球肆虐大背景下杭州数字化抗疫的胜利无不向世界表明长征精神使命观的正确性。

——丁晨耀  19级健卫预药团总支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路,作为新时代的一员,我们更应该走好长;我们更应该践行好以理想、信念、旗帜、精神为核心的长征精神,树立为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感。正如林正清医生所说不忘初心,牢记医者使命,戮力同心,为实现人民的“健康梦”贡献自己的力量。新的时代会有新的挑战、新的困难,我们应该做到以史修身、以史资政,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为新时代交出合格的答卷。

——杜健熊 20级临口团总支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Tel:0571-28865052 E-mail:hznusdqn@126.com
Copyright 2022 共青团杭州师范大学委员会 师大青年网站 All rights reserved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 亿校云

  • 团委微信
  • 团委微博
  • 团委抖音
地址:杭州市余杭区余杭塘路2318号
邮编:311121 Tel:0571-28865052
E-mail:hznusdqn@126.com
Copyright 2022 共青团杭州师范大学委员会All rights reserved
公安备案号:33011002011919 浙ICP备110569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