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一个美好的词语,象征着未来与希望;志愿者,一个美丽的身份,代表着爱与责任。在杭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有一群心怀世界、无私奉献的青年大学生,用自己的行动与爱将彩虹般的温暖和美好传递给他人,竭尽所能,从未止步。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小彩虹”;他们都来自于同一个组织:“杭师大美术学院彩虹志愿者协会”。
美术学院彩虹志愿者协会成立于2004年,十五年来始终秉持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宗旨,以奉献精神为引领,以艺术学科为特色,以助人自助为目标,开展了诸多志愿服务活动,服务范围既涉及大型国际志愿活动,同时也深入到我国的偏远山区,成立至今获得了一系列荣誉,被评为“杭州市最美公益组织”。
钱塘彩绘,保卫河流
作为钱塘江彩绘活动的常驻团队,彩虹志愿者协会已连续多年受邀参加,累计超过200位志愿者参与其中。
2018年11月,“H20国际拥江发展城市大会”在杭州举行。来自全球20座城市的代表齐聚钱塘江畔,围绕“河流-城市文明传承之脉”主题,展开拥江发展方面的思考交流,探索全球宜业、宜居、宜游生态型现代城市的建设路径。“小彩虹”们与来自20座城市的儿童现场展示了主题河流绘画,发出了“同一条河流·同一个梦想”的美好祝愿,并与嘉宾代表一同在钱塘江岸堤彩绘,受到了一致的好评和热烈的赞誉。会后,钱塘江文化节组委会将彩绘作品收录到活动中,并为美院学子颁发了收录证书。
2019年11月,70余名志愿者的身影再度活跃在钱塘江畔,冒雨作画,创作出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海塘彩绘作品,吸引众多“粉丝”围观。他们用手中小小的画笔,将原来平淡无奇的沿岸江堤墙面加以美画,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幅湖光山色的诗意画卷。雷峰夕照、玉皇飞云、断桥残雪、柳浪闻莺……西湖的柔情美景与钱塘江的壮阔景色交辉相应,相得益彰。
河流孕育了人类文明,缔造了城市文化,影响着城市市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性格,而城市文明的魅力正在于传承和发扬,更在于碰撞与融合,这是城市不断发展延续的源动力。美术学院彩虹志愿者们通过一支支画笔,一抹抹颜料,汇聚成力量的海洋,保卫着城市赖以发展的河流,保卫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除了助力 “H2O国际拥江发展大会”,“小彩虹”们还活跃在许多大型赛会上。G20峰会、全国大中学生运动会、艺游学方法论亚洲论坛等大型赛会中,在浙江博物馆、浙江美术馆、杭州工艺美术博物馆等多个固定服务基地中,都能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受到了加拿大、韩国、墨西哥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友人的称赞。据悉,每年“小彩虹”的服务时数长达到11000小时以上。
情暖洛香,艺路黔行
“大大的、黑色的眼睛,习惯光着脚丫的他们,在闷热的教室里,调皮捣蛋,笑着闹着,他们生活在山里,对知识的渴望和人性最质朴的本性,会一直在我们的记忆里。人生总是充满了惊喜和失落,但时间总是向前,无论剧终还是待续,愿你们都能以梦为马,不负此生。孩子们,又想你们了。”这是“小彩虹”们在官方微博上记录下的文字。
为了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关爱贵州山区留守儿童,每年的夏天,一批又一批的志愿者远赴山区进行艺术支教,将爱与阳光播撒给少数民族地区的孩子,在心里种下一颗温暖的种子。据了解,从江县为杭州市对口帮扶城市,美术学院彩虹志愿者协会的爱心接力-贵州洛香支教活动坚持了八年,并由支教活动展开了一系列的爱心计划,累计共选派了百余名志愿者。2019年暑假,美术学院“情暖洛香,艺路黔行”支教团队依旧受到了省市多家媒体的关注。
“小彩虹”们提前精心备课,并准备好教具,每天给孩子们上六节课,主要通过写生教学、小组讨论式合作教学、导师分组指导等方法进行授课。他们十分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健康,通过和孩子们进行亲切互动,打成一片,让孩子们能敞开自己的心扉,感受社会对他们的关爱,并教会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劳动、学会感恩。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彩虹课堂”艺术体验课,贵州的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被激发,也增强了他们认识美、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若不能把回忆全部拥入怀中,那就用画笔将你们悄悄留下。”
不骄不躁,以真心换美好
彩虹志愿者协会在一次又一次的志愿服务中,不断地壮大,获得了诸多奖项与成就。除了“杭州市最美公益组织”称号外,还是省级暑期实践百优团队,不仅蝉联校级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的荣誉,更是斩获全国“三下乡”社会实践评选活动的“强国一代好青年”、“百佳创意短频”、“匠心传播好作品”三个奖项。目前,协会已经对接了数十个志愿服务基地,拥有固定服务基地近20个。
近年来,彩虹志愿者协会不断地加强品牌建设,重点打造三大志愿品牌。除了协会坚持付出的“艺术支教”外,还有“多彩墙绘”:以国庆、党建为主题的红色墙绘,宣扬爱国、爱党、爱社会主义的主旋律;以生态、环保为亮点的绿色墙绘,宣传环保理念,倡导环保生活;以健身、运动、活力为主题的橙色墙绘,倡导运动快乐的健康理念;以幼儿园、中小学为阵地的蓝色墙绘,引导青少年健康成长。以及“非遗之声”:一方面,坚持“引进来”,在学院内开设“非遗讲堂”,将传统手工艺带进校园;另一方面,努力“走出去”,开展“传承非遗文化,争做非遗卫士”的社会实践活动。
艺术从来不是难以触及的,她每时每刻都在改变着世界,美化着世界。在成长的路上,美术学院彩虹志愿者协会不骄不躁,以一颗赤子之心和一支真诚的画笔建构着更加美好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