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的凉意已经开始从脖颈微微渗入,但是寒冷却阻挡不了我们无限的热情。在最后一缕阳光隐没地平线时,医学院科技文化中心于11月14日在b楼202开展了有关“科研入门”系列讲座之“科”创韶年,“研”途有你。同学们知道什么叫科学研究吗?觉得科学研究很高大上遥不可及吗?其实它就存在于大家的身边但却高于生活需要我们手心结合到科学研究中去。
主持人刘韫韬身着正装出现在我们的眼前并对此次讲座做了一个简单的开场,然后开始介绍此次讲座三位特邀嘉宾。首先是白洋老师。白洋老师主要从事脑电信号处理及无创神经调控,曾获共青团中央光华基金会2016年度医学奖,多达11次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其次是王汉斌学长。王汉斌学长是现任浙江大学硕士班班长,参加国家自然基金一项,曾发表论文七篇。最后是科研经验丰富且硕果累累的章宝丹学姐。
白洋老师以有11家单位向他发出招聘邀请作为开场。开始讲述了他的科研路。刚刚开始接触科研是为了过不重复的每一天,让每一天都过得不一样。而拥有一名像指路灯一样的导师也十分重要。接触科研可以让你在今后的竞争中更加具有优势。做科研要不怕苦,不怕累,从基层做起。拥有不拖延的习惯去做任何一件事情。做科研也需要一定的热情,需要对科研有一颗热忱的心。只要自身主动去了解才可以赢在起跑线上。最后,白洋老师给出两条建议。一,做好充分心理准备再做科研。二,不是所有人都适合科研。
而王汉斌学长以他大一寒假去医院的经历作为开场。虽然待在医院只是一些临床方面的。但学长跟着他在医院的导师学到了许多有关科研方面的知识,查阅了众多文献并在后期想出可以研究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王汉斌学长在大学期间积极地参加学校有关的科研比赛。通过技术学习、思维锻炼、自主设计课题开始他的科研之路
最后章宝丹学姐把科研立项的基本流程大概地讲述一遍。科研选题是起点,也是关键。一、提出问题。题目的选择要有意义、有新意、有深度并且符合自身能力。二、查找文献进行评估此选题是否合理。主要从是否已经有人做过类似的课题、有关本课题既往研究工作、本课题研究现状、可借鉴的方法以及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这五个方面进行。而我们可以通过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以及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进行查阅。三、形成假设。四、立项。立项报告要清楚的写出其科研背景、目的、方法以及内容。
希望在“科研入门”的讲座中白洋教授、王汉斌学长和章宝丹学姐对科学研究的精彩演讲可以让大家找到大学生活的研究方向,明确今后努力的目标!
王汉斌学长
白洋老师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