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文学院人教161/许智清 开展了几天的暑期社会实践,每天早起晚归也挺辛苦的。除了一路上看到大量被任意停放在马路边、倒在地上无人问津、大量堆积影响交通的共享单车,先是寻找接待单位碰壁、填写问卷时人们的抵触心理,到后来问卷找不到合适的结果统计方法、接下来不知道如何操作等一系列问题让我们感到有些迷茫。所以今天我们把问题汇总向指导老师请教,结果也如我们所愿,经过老师的解答、指导和建议我们明确了下一步的行动方向。 余老师今天给我们指导的主要包括:我们任务的流程首先是将西湖区这个范围分成五个功能区,分别是景区、商业区、生活区、大的事业单位、交通枢纽换乘点,实地考察它们区域共享单车的停放现状,提出一个宏观上的方案;第二部通过每个区域典型的例子提出较为具体的可实施划分方案,其中将电子围栏与实际划分的区域相结合的方法还是很好的;第三是我们的方案的实行和扩大宣传。这样主要区域的问题解决了,出现的问题也就会相应的少很多。接着老师又建议我们也和杭州市的公共自行车负责单位联系,了解共享单车出现后对他们的影响以及他们的相应措施,建议他们从共享单车的操作方式中学习促进改革,同时老师也对不同情况的访谈给了我们一些具体的指导。 带着上午的收获,我们知道接下来的主要任务是对个功能区进行实地的走访,所以下午三点钟左右我们首先来到骆家庄西苑小区。我们看到小区门口贴着共享单车禁止入内的标志,而大量的单车拥挤的停放在小区门口两侧的人行道上十分混乱。我们找了小区里面的物业、巡警和保安,通过访谈了解到这个小区是因为刚开始共享单车在小区里任意停放影响交通,而小区有没有足够的空间存放所以只好禁止让它们入内,现在每天保安还会用三轮车把晚上偷骑来的共享单车往外运。他们告诉我们共享单车公司的人会和小区的负责人联系,有时会将小区外大量多余的车运走,投放大另一个地点。所以这个小区确实由于空间限制,除了强制措施也没有什么较好的方法安排共享单车的合理停放区域。 今天收获挺大的,面对很多小区门口车满为患的局面,我更加体会到政府要迫切出台一个方案规范单车公司的投放数量和区域的必要性。 
QQ图片2017080319394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