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我们“共治吾水”小分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第三天,我们早上八点半在学校西门门口集中,乘坐公交车前往今天的考察地点——南湖。今天一改前几天阴雨连绵的梅雨天气,变得十分的晴朗,但也非常炎热。 余杭南湖位于杭州西郊距离市区大约二十公里处。原为余杭县的县政府所在地。杨乃武与小白菜的故事就发生在附近。南湖,是老余杭的分洪的设施。传说,北宋末年,金兵长驱南下,几十万在南湖里操练,喊杀声震天,留下了“南湖很大”的印象。 这里春天,草色青青,鸟儿成群,野鸭飞舞,野鱼悠游,夜晚蛙声一片。 南湖与瓶窑北湖草塘,他们的主要功能是作为在汛期,为缓解苕溪的压力,准备随时泄洪的地方。“五水共治”工作不能忽视“防洪水、排涝水”,从6月开始,余杭就将进入主汛期。区气象台预计,2017年主汛期总体雨量偏多,夏季台风多于去年,防汛压力不容轻视。据悉,从2月开始,我区村、镇、区三级联动的汛前检查就已全面启动。在为期两个月的汛前检查中,区防指梳理的38个问题,目前绝大多数都已整改处理。西险大塘、四岭水库、城市防洪工程等重点工程的分项防洪调度预案,以及抢险物资调度分项预案都已建立。 行走在南湖的岸边,视野十分的开阔,眼光所到之处净是可爱的自然景象,投身于南湖的怀抱中,给人以一种天人合一的感觉。湖水很清澈,有一棵百年古树站在湖边默默驻守,湖边有人钓鱼,湖里有人游泳,岸上有人三五小聚,但都稀稀散散不多。南湖是作为分洪区,是余杭防治洪涝灾害的重要一环。分洪区是指利用湖泊洼地修建堤圩或利用原有圩垸在河湖洪水超过某一标准时,用以有计划地分泄超额洪水的工程,从而保障保护区安全的防洪措施。分洪是牺牲局部,保存全局的措施。保持对南湖以及其他分洪区的治理,就是在增强余杭区的应对洪涝灾害的能力,才能够在洪涝季节来临时成为余杭地区人民人身和财产安全的牢固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