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5月9日,来自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绿之翼"环保协会的骆瑜豪部长应邀向我们分享了他在环保事业方面的心路历程。
谈到环保事业,骆瑜豪非常的谦虚,觉得自己比工作中认识的那些在杭州环保服务总队工作的老师,他们那种将环保做成习惯,十年二十年如一日的精神与毅力,自己作为在校大学生总归是不如。“前辈们”的身体力行值得我们尊敬,骆瑜豪为环保所做的贡献同样也是我们的榜样。
回顾自己从事环保事业的三年时光,骆瑜豪说,“绿之翼”给了他一个非常广阔的平台,让他不断地在环保事业里收获。大一到大三,他参与和举办大大小小的环保公益活动已有50余场,活动也是涵盖科研类、宣传教育类和公益服务类三部分;同时他积极参与环保公益培训、环保公益讲座10余场,通过培训,不断更新自己对环保的理解。
谈到骆瑜豪的环保事业,总是与"绿之翼"分不开。科研是生科院的特色,也是“绿之翼”的特色,他们承接了社区里水环境质量评估以及居民室内空气质量检测项目。虽不是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很难直接接手专业的环保科研项目,但他总以一个学习者的身份,各项科研调查项目都会参与、学习,将各个方面的技能点亮。
以水环境质量评估为例,14年,他作为“绿之翼”的干事,在老部长的带领下,携带调查问卷,前往市内指定社区,开展阳台废水处理的科研调查,探究阳台废水的排放和河流水质变化的关系。15年、16年暑期,他参与“绿之翼”的暑期社会实践,协同小分队成员前往杭州各个片区,举办以水环境质量调查为主题的环保类社会实践。跟随河长共同巡视河道、清理河道周边的垃圾、和村民进行水质方面知识科普等等;后期,他和其它成员在实验室进行水体理化性质的检测,用心实验,确保结果的准确,获得的报告,随后交往相关职能部门、与调查地相关对接老师反馈,进行宣传。
关于环保宣传教育方面,他也有自己的理解。不否认像发放传单,举办讲座等等这类的宣传途经对推动环保事业带来的帮助,但他更倾向动态的体验,在体验中,让受众能够真正地感受到并理解环保传播理念的重要性。他进入过小学,为孩子们开展环保类的课堂,用最通俗易懂的话,让孩子理解环保,组织游戏,让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加深对环保的印象;也七次带领中小学生进入实验室,开展趣味的小实验,用最直接的方式,让孩子们看到科学的神奇。即使是在沿途,他也不忘向小朋友们介绍各种各样的植物,以及植物背后的趣事,让孩子们感受到生命的神奇,大自然的乐趣,进而更加珍惜自然,做到“1+6”的影响模式——让孩子的环保习惯去影响家人,小手拉起大手,让整个家庭树立环保意识,制止不良行为危害自然环境。做实,不流于表面,真正影响到受众,这是他对环保宣传教育开展的感想。
带动身边的同学,一起加入到环保的行列中,让环保成为一种人生态度,是“绿之翼”的理念,也是他的追求。现今,“绿之翼”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时期,结合“绿之翼”在“在杭高校绿色联盟”常务理事单位和“绿色浙江”大学生联盟成员的资源优势,也结合生科院的专业优势,他将继续带领团队,联合各方组织,合理策划环保公益活动,迎接挑战,打响“绿之翼”品牌。同时希望生科学子能以他为榜样,在环保这条路上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