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6:30,天空还渲染着夜的气氛,校园里一片寂静,临床155团支部志愿者第一小分队在杭州师范大学大学校门口集中,一行12人前往车站乘坐B支4公交车。
在经过换乘后,大概一个半小时的车程,第一志愿者小队终于到达了目的地——黄家村。同时,临床155团支部的第二志愿者小分队出发赴浙江水利水电学院参加2016浙江清源行动、环境观察行动暨同一条钱塘江共护母亲河系列活动年度盛典。
主力军第一小分队的同学换上志愿者服和完成合照留影之后,民间河长李东华老师先为我们生动地上了一节关于政府对河流治理,在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这五项中狠抓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治污水一项的课。然后带领志愿者们来到了马家桥港河边,向志愿者们讲解了“河长制”的相关内容以及马家桥港的水域治理。接着,第一小分队分成了3个队伍,一队随李东华老师去参加2016年度环保公益发展论坛暨2017年度环保公益项目对接会,一队拿着问卷去访问民众对于当地五水共治的看法,一队则是沿着河道实地考察当地的水域治理效果。
这条长为996米的河道的河水清澈,在河面上可见被阻隔成一块一块的水生植物丛。实地考察的小分队在注意安全的同时,沿着河岸仔细地检查污水排放管道的密封性。穿梭在田间小道的志愿者们并未发现有污水泄漏的管道,岸边环境总体良好,局部因附近工厂的存在而染上化工的味道。
负责问卷调查的同学也采访到了当地居民最真实的想法。一个带着孩子散步的年轻妈妈告诉我们,她并没有住在河边,但是一两年前的夏天,她在家里都可以闻到河道散发出来的恶臭,但是现在她经常带着孩子在河边的小公园玩,也几乎闻不到什么臭味了。还有一个路过的白发苍苍的老爷爷,他已经九十多了,但是谈到关于这条河的治理情况,也还是显得非常开心,十分满意。无论是路边的小贩、店主,还是周围社区的保安大叔,河道治理的成果都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很多居民也对这样的治理成果表示了感激。
参加会议的同学,有幸聆听了环保局对杰出志愿者个人及单位家庭的表彰,从中学习到了前辈志愿者的的志愿之路,环保之路,倍感激励,也意识到了自己对保护水资源以及传承和发扬环保理念的责任和义务。
志愿者们在为期5个半小时的活动后踏上了归途,他们从各个方面了解到“五水共治”的战略部署是要全民共同参与的。当人们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姿态、务实的作风,投身到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的伟大实践中时,美丽杭州建设的奋斗目标也离我们不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