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18:00,我院2018届学生毕业典礼在恕园7号楼500座举行。2018届毕业生、各毕业班班主任、部分学生家长、学院老师和领导班子参加了此次毕业典礼。
全体人员奏唱国歌后,院党委书记吴兴农宣读优秀毕业生名单,学院老师为优秀毕业生们颁发了证书。随后,典礼举行了校友联系人受聘仪式,沈璐瑶等11位校友联系人上台接受聘书。此后,2014级毕业生代表向学院教师献花,感谢学院教师的辛苦培养,各班班主任和辅导员老师发表了感言。
本科教师代表马丁和研究生导师代表叶志衡先后发言。马老师对毕业生表达了真诚的祝福,回首了与班级同学一起度过的四年历程。叶老师同样表达了对毕业生的祝福。他指出,在通讯发达的今天,毕业生都可以和母校取得联系。他希望,毕业生们能够秉承“勤慎诚恕”的校训精神,脚踏实地创造属于自己的未来。毕业生代表韩语晌同学也上台发言,她情真意切地回忆了在校生活,并通过自己的故事分享了她在师大的所学、所思、所感,祝福毕业生们始终保持一颗柔软的心。研究生代表张高娟同学对学校所有教职工表示感谢,回忆了自己在的成长,祝愿所有同学心怀希冀。
毕业典礼的现场,主持人还与到场的家长进行互动,家长分享了孩子在大学的点点滴滴,引起了广大学生和老师的共鸣。
互动环节结束后,2014级学生代表向学院赠送了“桃李满天下”的书法作品,希望学院发展越来越好。院长洪治纲教授寄语毕业生。洪教授对毕业生们表达了感谢和祝福。他指出,告别意味着人生的又一次启程,希望毕业生们站稳自己的脚步。他分享了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以此告诫同学们脚踏实地、丰富阅历。
观看完毕业视频后,学院毕业典礼在唱校歌中结束。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毕业是大学的结束,也是新一段征程的开始。祝愿2018届毕业生春风得意,如日方升!(文/全媒体中心文字部 苏婧 图/全媒体中心摄影部 周墨)

院长致辞

优秀毕业生表彰

学生献花

本科生教师代表马丁发言

研究生导师代表叶志衡发言

本科生代表发言

研究生代表发言

毕业生赠送纪念礼物
附:
洪院长致辞
2018届毕业的同学们,老师们,以及远道而来的家长们,大家好!
岁月的脚步总是走得很快。转瞬之间,又到了告别的时候。你们的青春,你们的芳华,都将走进人文学院的历史,成为我们最珍贵的记忆。今天,我代表学院全体教职员工,感谢你们,为人文学院增添了一道道鲜亮的光环!也祝贺你们,顺利完成了所有的学业,即将回报父母,踏上真正的人生前程!
告别总是很艰难的,因为内心有太多的不舍和感伤。但是,告别是成长的一个重要部分,也是人生最重要的华章之一。一次告别,就意味着一次生命的蜕变;一次告别,也意味着人生的又一次启程。
在这个重要而又特殊的时刻,我还是想和大家说几句心里话。虽非金句良语,却是我的肺腑之言。
人是一个站立在大地上的动物。我们必须在大地上站稳自己的脚跟,必须把每一件事做好,每一天的生活过充实,我们才能找到飞翔的方式和姿态。在写作《余华评传》时,余华的父亲曾告诉我,在夏天海盐县城的一间临河的小房间里,为了防止蚊虫叮咬,余华每晚都将双脚放在盛满水的塑料桶里,戴上草帽从事写作。意大利的著名作家卡尔维诺,在他那本薄薄的小册子《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里,我们可以看到,从中国的庄子到西方的各种经典,东西方的各种著作,他几乎都是信手拈来,足见他一生苦读的过程。正是他们的脚踏实在,才有了后来的辉煌与成功。
现代生活花样繁多,四处飘荡着浮躁的气息。如何坚实地沿着自我的选择,认真地过好每一天,将脚步稳稳地扎进大地,走出属于自己的生命轨迹,这既是对我们欲望的质询,也是对我们人生的考验。
人文学院的学生,从来都不缺梦想,更不缺激情。你们需要的是,在以后的人生之路上,永远都不要轻易地丢失梦想和激情。梦想在,希望和目标便在;激情在,热血和斗志便在。它们是生命的一对翅膀,会让我们的人生远离苟且,远离恶欲,远离灰色的平庸。
在前两天的世界杯足球赛上,我相信大家都看到了冰岛队与阿根廷队的比赛,也领略到了“维京战吼”的震撼。冰岛是一个只有33万人的小国,他们却冲进了世界杯,而且还战平了强大的阿根廷队。我觉得,他们靠的不是运气,而是“维京战吼”里所饱含的梦想和激情。说实在的,当我看到冰岛啦啦队在看台上的“维京战吼”,我明白了这个民族所拥有的不屈和高贵。
人生都会有一些坎坷和挫折,也会遭遇各种难以逾越的障碍,但是,只要拥有梦想和激情,我们终会找到克服的路径,也会因梦想而照亮自己。无论在怎样艰难的境遇中,我希望你们常常给自己多一些“维京战吼”!
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也是一种社会的存在。经过多年的寒窗苦读,你们已为成为有文化的人。从现在开始,你们将步入社会,成为一个社会之人。我希望你们用欣赏的眼光看待自己,更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同事、朋友,将体恤、关爱、诚实和厚道送给你周围的人,因为你们是人文学院的学生。文以载道,学以化人。希望你们用自己的胸怀和心智,毅力和智慧,在茫茫人海里活出自己的尊严,活出生命应有的荣耀。
一个有尊严的生命,是无人可以漠视的,也是无人可以践踏的。人文学院能送给你们最大的人生礼包,就是希望你们能够有尊严地活在这个纷繁的社会里,活出属于你的精彩!
同学们,出发吧!无论你们走向哪里,无论你们成功与否,都不要忘记,我们都会用牵挂的目光,为你们送上“维京战吼”!
本科生老师代表马丁老师发言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晚上好!
今天这个典礼,我想最热烈的掌声和最热烈的祝贺应该属于你们——2018届全体毕业生同学。祝贺你们圆满完成学业,顺利毕业了!
虽然参加过很多次毕业典礼,但这一次,我的心中仍充满激动。因为这个班级我陪伴了四年,感情深厚。
2014年9月,来自浙江省各地及河南、新疆等省的莘莘学子负笈从师于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从第一次看到我们历史141班名单时对班级男生数量的惊喜,到此时的毕业典礼,一转眼四年过去了,不得不感慨时间如窗间白驹,过得飞快。这四年来同学们志同道合,同窗共砚,获得了优异的成绩。现在学业已结束,作为陪伴同学们四载的班主任、任课教师——我,此时此刻内心百感交集、千头万绪。
回首历史141班的四年历程,我忘不了我们全体历史141班全体同学的身影;忘不了我们班最高最帅的鹿晗的哥哥——鹿思源;忘不了兢兢业业的“老班长”——张煜;忘不了小马哥——马腾杰;忘不了学霸——金舒楠;忘不了品学兼优的——吴佳妮;忘不了留洋“女博士”——徐月;忘不了潇洒英俊的——陈晓华;忘不了美女书记——叶菁;忘不了女中豪杰——庞佳琪;忘不了风风火火的——谢珂阳;忘不了静如处子的——钱陈媛;忘不了女状元——金小米;忘不了美女学霸——王晨;忘不了忠心耿耿的——李霞;忘不了又白幼嫩的——李一鸣;最后更忘不了最浪的周浪浪——周佳勇……
回首历史141班的四年历程,我深深地感受到我们班级同学的伟大和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在短短的四年中取得了令人羡慕的成果,班级多次获得学校、学院、团委等优秀奖;许多同学获得了各种荣誉和各类奖学金;六位同学考研上榜……我为我们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141班全体同学感到骄傲和自豪!
在你们毕业走向社会之际,我又不得不再续昨日的唠叨。希望你们走好今后人生的每一步,忠心的建议给在座的每一位毕业生:
从现在开始,一切都回到起点,从新开始,希望你们不仅学习做事的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学会做人的道德修养,不仅要知书,而且要达理。你们要热爱自由,但不可以随心所欲不守规纪;要张扬个性,但不可孤芳自赏不合群;要学会独立思考,具有批判精神,但不可自以为是,目中无人;要有远大的抱负,但不可以好高骛远,以事小而不为;要激情澎湃,但必须在理智的指导下选择行为,我们处于一个信息极度密集的阶段,太多的事物目不暇接,踏入社会,各种新局面和问题会突然到来,我知道你们在学校所学的尚不足以面对眼前的世界,也许你们会感觉到还没有做好准备,其实生活没有现成的公式,年轻就是无止境的面对和经历,时时刻刻都需要你们的勇气和智慧。同学们,要相信你们有青春洋溢的活力,一定会逐步适应环境,完成角色的转换,表现出精彩的自己。
在毕业典礼结束后,你们就会陆续离开校园,离开杭师大。在跨出校门一瞬间,我想你们也许会下意识地回回头,看看这一路走来的过去时光;
你们一定不会忘记,排列顺序令人捉摸不透的恕园,还有那如夹心饼干的图书馆;你们也不会忘记吃土日子里还可以尝尝的网红餐二元盖浇饭,以及你有一个厉害的校友马爸爸;当然,还有一个“日夜陪伴”你们的火星叔叔——马丁。你们也不会忘记入校时帮你拉行李的憨厚学长,还有后来你成为学长时帮助的可爱学妹……当你回想起大学的这些点点滴滴时,你们一定也不会忘记陪伴你左右的四年同窗挚友,我希望你们莫让时间冲淡了友情,别让距离扯断了思念,在未来的日子里,无论你身处何地,无论你是成功,还是失意,彼此之间能有联系,互相报喜,互相解忧。希望五年后、十年后、二十年后、三十年后以及更久以后,你们仍然能够记得彼此,依旧保持着联系,维系着这份友谊。除了同学,希望你们也能记住你们的老师,一定请别忘了常回家看看,看看校园的变化、听听老师的唠叨、谈谈自己的感受。因为你们的老师一直守望在这里,祝福你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最后,千言万语化作最真诚的祝福:祝福各位同学都能够“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坦坦荡荡,走进社会,平平安安,走向未来!
研究生导师代表叶志衡老师发言稿
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
首先祝贺2018届的同学们顺利毕业了!
都说: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又到了一年一度唱响骊歌的时节,好像挺伤感的。但作为一个老教师,在送别了一届又一届的学生之后,我早已经没有了江淹《别赋》里说的“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的凄凉感受,在交通如此发达,通讯如此便捷的今天。我们早已不必去登高怀远,不必托鸿雁传书,不必借明月传情。无论你在何时何地,想谁了,想说啥,拿出手机,打开视频,就能真正实现“网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你们说,是不是?因此,此时此刻,我不仅没有离别的伤感,我反而有一种农民收获庄稼时的自豪与满足。其实,你们又何尝不是呢?几年的高校生活,你们收获了知识、经验、友情,兴许还有爱情。很多同学更是亲身经历了杭州G20峰会,全国学生运动会,师大110周年校庆这些激动人心的大事件,而这一切不用打包,就能带走,并能伴你终身。你们的收获是何其丰硕!我们这届毕业生是何其幸运!
儿行千里母担忧。在你们即将告别母校,踏上新的征途之时,作为母校的老师,还是有几句也许你们已经听厌了的老话要再次拿来叮嘱你们:
其一,做事别忘了一个“勤”字。我们都知道,成功要有三方面的要素,那就是天赋、勤奋和机遇。其中天赋是爹妈给的,你无法改变;机遇是可遇而不可求的,你无法把控。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勤奋”!我们都会背韩愈的“业精于勤荒于嬉”,每个人回顾一下自己的大学生活或者研究生生活,你们做到了吗?我知道这届毕业生中还有不少是独生子女,优渥的家庭环境,众星拱月式的成长历程,让你们多少养成了一种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懒散。从小学,到大学,碰到的基本是偏爱迁就的爸妈和慈祥、宽容的老师,让你们的惰性得以延续。可是,要知道,象牙塔中的校园只能算半个社会,你们即将踏入的这个社会,既是一个丰富而又精彩的人生舞台,同时也是一个险恶污浊的江湖泥潭。工作后,你可能再也碰不到一次次打电话发邮件催你逼你交作业的老师了,也碰不到一句软话两滴眼泪就让你再拖几天的老师了。一切都得按规矩来,一切都有时间性。靠小聪明靠糊弄不行了,该改改你们的懒惰了!改收起你们的惰性了!拿出你们当年考大学、考研时的那股子劲儿。到一个新岗位,给人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
其二,做事别忘了一个“真”字,真包括“诚”。这里的“真”有三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要直面人生。人生不是梦,人生是真真实实,实实在在的天地山川、柴米油盐。大家都明白马云学长说的“梦想”是一种理想,一个目标。她需要我们真真实实地努力才能实现。你们从“梦想小镇”走出去,可不能一天到晚在梦游,在做梦。要真实一点,清醒一点,眼睛睁大一点。要明白,人生也没有彩排,我们天天都是现场直播,要做好每时每刻的自己。“真”的第二层意思是要保持人性中的纯真、童真,真诚待人,不耍奸使诈,不做江湖油子。别忘了先哲“正心诚意”的教诲!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虚伪和欺骗行得了一时,但绝对不可能长久。当真相水落石出之时,便是骗子倒霉尴尬之日。我想各位对这一点肯定有所体会,我这里只是像上课讲重点一样加以提醒和强调。“真”的第三层意思是信“真”,求“真”。人间只有真情在,亲情、友情、爱情永远是美好的,要分外珍惜;真理有时在少数人手里,真理往往在崎岖坎坷之中,要敢于坚持真理和善于求取真理。做到这一点对于我们文科的人来讲,尤其重要,也尤其艰难。
其三,处世要小心谨慎。小时候出门,父母总会嘱咐我,出门小心,多看多听少说。这是过来人的经验之谈。古书上说,小心行得万年船。我的都知道大意失荆州,粗心要坏事。你们想一想,自己有过多少次毛手毛脚犯下的错,粗心大意留下的过?人前要小心,人后要慎独。这不仅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修养。人生之路无坦途,更无捷径,如今,你们长大了,毕业了。这方面更加要注意了。
其四,待人要宽容大度。你们走上社会,肯定会接触更多的人,更多的陌生人。首先要学会尊重别人。大家首先要学会接纳别人,欣赏别人和尊重别人,要有一个宽广的胸怀。我比较欣赏这样一段话:尊重同辈是一种本分,尊重晚辈是一种美德,尊重对手是一种风度,尊重客人是一种常识,尊重所有人是一种修养。在生活中,我们或多或少有这样一种感觉,与聪明的人共处会使人理智,与平和的人打交道会使人大度,与有修养的人在一起会使人感到没有压力。但毕竟社会太大,什么样的人都有。这个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完美的人要么是圣人,要么是假人。先想想你自己完美吗?所以,我们不要老用挑剔的眼光看别人,不要老对别人求全责备。那样,只会自寻烦恼。学会换位思考,做一个宽容大度有修养的人,你就会成为一个开心快乐的人。
讲完了这四点,你们发现没有,这不正是我们杭师大校训的前四个字吗?我先来问一下大家,我们杭师大的校训是什么?……对!八个字:“勤慎诚恕,博雅精进。”你们整天在勤园、博园、诚园、恕园走进走出,你们关注到没有,你们思考过没有?校训的意味?我个人觉得“博雅精进”四字更多的是对我们在校求学作学问的要求,而“勤慎诚恕”四字则可以作为我们一辈子的人生航标!
最后,祝愿各位前程似锦!
谢谢!